您好,欢迎来到融配达钢铁电商平台! 免费注册 请登录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0757-86501286
当前位置: 首页 / 钢铁资讯
315被新华网“打假”的铁矿石,是如何坑了中国几万亿财富?
发布日期:2021-03-16   
铁矿石期货是2020年期货市场最闪亮的明星品种之最。一度成为全市场集中关注的焦点,铁矿石凭借一己之力轰动全场,提高保证金、提高手续费、取消手续费交返,这么多降温措施都没有将其测底镇压。

长协谈判,中国屡被日本出卖
去年下半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大涨,而澳大利亚这个铁矿石出口大国,无疑因此而成为最大的赢家。而在该国矿业巨头都因此而赚得盆满钵满之际,中国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却因此而被压缩。
为此,中钢协已多次对力拓、必和必拓等提出“质问”。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铁矿石价格终于开始回落。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今年2月2日,铁矿石价格一度跌至150.1美元/吨。然而,“降价”行情维持了没多久,铁矿石涨价潮似乎又卷土重来了。

2020年3月15日晚上,新华网发布了一篇《中钢协:铁矿石指数走势偏离基本面 炒作风险需警惕》的报道,文中引用了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的观点。




实际上,新华网和中钢协对于铁矿石价格存在猫腻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过去十几年里,力拓等国际矿业巨头通过操纵铁矿石价格至少坑了中国数万亿人民币。


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但却对价格没有多少发言权利,几乎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今天中钢网就来给大家回顾一下中国买家被国外矿山坑骗的血泪史!


因为铁矿石与原油不同,是一个高度寡头垄断的市场,目前国际贸易中的铁矿石80%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并且绝大部分集中在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三大矿山手里,你即便是被他们坑了一次又一次,到头来还是不得不找他们买铁矿石。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伴随而来的是建筑钢材需求量的井喷。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跟不上钢铁产量的增长,所以铁矿石进口量开始飙升,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




那时候国际铁矿石贸易主要采用长协定价机制,每年由各大钢铁厂分别去和三大矿山谈判铁矿石的供货价格,只要有任何两家率先达成协议,其它各家就自动接受那个价格。这种长协机制从1980年开始运行了20多年,铁矿石价格一直稳定在20美元一吨的水平。


结果当中国开始大量进口铁矿石时,铁矿石价格就一路狂飙猛涨。特别是在2005年和2008年的时候,日本的新日铁和三大矿山勾结,直接达成了涨价71.5%和65%的供货协议,狠狠的宰了中国钢铁行业一把。




新日铁作为一个铁矿石买家,之所以愿意铁矿石价格暴涨,是因为新日铁背后的三井财团也有入股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等矿山,所以当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大于日本时,铁矿石涨价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好处。


力拓间谍,让中国损失7000亿元


在2018年7月4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一个名字时隔8年再次被提起——澳大利亚商人胡士泰。


有记者提问,8年前在力拓案中被判在华服刑的澳大利亚商人胡士泰应该于今天刑满释放。他是否已经被释放?如果还没有,他何时能够获释?


发言人陆慷回应称,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对胡士泰执行刑罚,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依法保障其在服刑期间的合法权益。胡士泰在服刑期间遵守监规纪律,服从管理教育。中国司法机关为其裁定减刑。胡士泰已于今日刑满释放。




胡士泰是澳大利亚籍华裔人士,原为世界三大矿山之一的力拓集团驻上海首席代表,长期与中国钢铁行业洽商长期铁矿石合作协议。2009年被捕,2010年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10年。


在10多年前,中国钢铁行业每年都要吞下“铁矿石大幅涨价”的苦果,这位胡士泰可算得上“居功甚伟”。




《重庆晚报》曾报道过,据一名曾与胡士泰打过交道的人说,胡多数时间都在中国,在业务方面,胡的能力非常强,跟几大钢厂的人非常熟悉,经常去到三、四线城市的中小钢厂,推销自己公司的矿石。在业内,胡士泰声誉良好,善于倾听,是个“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力拓澳大利亚总部用“优秀”和“勤奋”来评价胡士泰。


作为力拓上海首席代表、哈默斯利铁矿中国区的总经理,胡士泰平时接电话很少用手机,一般会要求对方拨他的座机号码。和大多数跨国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频繁高调出入于各种酒会不一样的是,胡士泰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也极少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公开出来。


为了能够了解到比谈判对手“中钢协”更多的市场信息,胡士泰和其所带领的力拓中国区销售团队,深入到三四线城市的小钢厂,去深度挖掘各种“机密信息”,包括: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财务数据。


胡士泰重视“调查”的价值,更晓得“内鬼”的作用。胡士泰在中国区主政期间,非常关心如何利用“金元”手段,来腐化与诱惑中国主要钢铁厂的中高层管理者,首钢高管谭以新就是其“金元战略”的猎物。


胡士泰说,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打听到最有价值的情报,一顿饭就可以从钢厂问到库存、产量等消息,而从协会、政府挖来的人打听这些消息就更容易。


15元卖200元,十倍暴利的吃人买卖


在2010年的时候,由于三大矿山再次想要把当年的铁矿石价格提高90%,所以中国拒绝了这种专坑我们的长协机制,最后国际铁矿石贸易转为采用按季度或月度,与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挂钩的定价模式。


但是由于发布普氏价格的普氏能源资讯,其股东也有一些是三大矿山的股东,所以普氏价格指数都是易涨难跌。虽然公正性饱受质疑,但是三大矿却一致坚持要用普氏价格指数来作为定价依据。


在改用指数定价之后,由于恰逢中国“四万亿”投资后的基建热潮,不仅钢铁需求量大,钢铁厂产能扩张后的原料需求也大,所以普氏指数又巧妙地让铁矿石价格一天一个价的直飙,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从每吨100美元飙升到200美元。




200美元一吨的铁矿石简直就是堪比贩毒的暴利生意,因为国际三大矿山的铁矿石生产成本普遍在15美元左右,加上运费什么之后,以200美元一吨卖给中国的钢铁厂,利润高达十倍以上。


到了2014年,随着国内基建热潮的降温,以及政府开始清理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再加上此前“暴利时代”国际三大矿山大量扩大铁矿石的产能,结果全球铁矿石供应出现了过剩,国际铁矿石价格也开始一路下跌。


2013年底的时候国际铁矿石价格大概是140美元一吨,到了2015年底的时候只剩下35美元一吨,只不过三大矿山的“苦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中国经济和房地产行业在2016年的重新走强,铁矿石价格很快又走出谷底,回到了60美元左右的正常水平。


2018年底,由于全球经济开始疲软,中国的钢铁需求有所减弱,所以沿海港口的铁矿石堆积如山,铁矿石价格也开始走弱。但是在临近春节的时候,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扭转了这一局面,并且又给三大矿山创造了一个新的赚钱灵感。


2019年1月25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处铁矿废料矿坑堤坝发生决堤事故,造成了数百人死亡和失踪的惨剧。由于是三年来第二次发生类似事件,所以巴西政府勒令淡水河谷的一些矿山进行停产整改。




淡水河谷的停产导致了巴西铁矿石出口的大幅减少,所以中国沿海港口积压的铁矿石库存开始下降,与此同时价格也开始逐渐回升。也许是这一矿难给了三大矿山一些启发,结果此后矿山遭遇的灾难就突然增多起来,并且还常常发生得正是时候。


2019年3月20日,飓风Veronica吹过了西澳沿海的黑德兰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种飓风顶多就是封港两三天,造成港口几天的停止运作。但是这一次却变得破坏力极大,过了好多天还不能正常发货。等到3月29日,力拓还向亚洲市场发出通知,说遭遇了不可抗力没办法发货。


结果价格一上去之后,巴西和澳洲的铁矿石供给就很快以超乎预期的速度在恢复,之后每当中国的铁矿石价格一下跌到80美元以下,三大矿山的铁矿石供给或运输就总会传出一点不好的消息,让你价格跌不下去。


价格居高不下,钢企该如何应对?


去年下半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大涨,而澳大利亚这个铁矿石出口大国,无疑因此而成为最大的赢家。而在该国矿业巨头都因此而赚得盆满钵满之际,中国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却因此而被压缩。


为此,中钢协已多次对力拓、必和必拓等提出“质问”。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铁矿石价格终于开始回落。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今年2月2日,铁矿石价格一度跌至150.1美元/吨。然而,“降价”行情维持了没多久,铁矿石涨价潮似乎又卷土重来了。


据了解,高矿价的出现,是铁矿石市场供需偏紧、不合理的定价机制、资本炒作等多重因素所致。“自2020年11月初以来1个多月上涨45.1美元/吨,特别是12月份以来的14个交易日上涨了31.1美元/吨,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偏离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钢厂预期,资本炒作迹象明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日前表示。

“中国钢铁企业在为国际矿山巨头打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表示,高矿价下黑色产业链上游国外矿业公司和钢铁企业及下游用钢企业的利润分配模式已完全失衡,从巴西或澳大利亚开采出的铁矿石到岸成本仅为30美元至40美元,销售价格远高于成本价。


2010年,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矿业公司净利润合计高达487亿美元,同期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亿元,利润额不到三大矿企合计利润的三分之一。10年过去了,除矿业巨头增加了FMG之外,上述对比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企,再次凸显了中国钢铁业资源保障的短板,也警醒有关各方统筹发展与安全不可掉以轻心。


由于国内相关资源禀赋较差,我国钢铁生产原料大量依赖进口,并且进口来源高度集中。2015年以来,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连续6年超过80%,进口量连续5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铁矿石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进口占比超80%。


目前,国际四大矿山巨头供应量占全球铁矿贸易总量近70%。高度垄断的市场格局下,我国钢铁业受制于人的软肋尽显无遗,也给了投机者兴风作浪的机会。


我国企业对境外铁矿控制力也明显不足。2011年以来,我国海外权益铁矿占进口总量的比例长期在10%左右徘徊,目前只占进口总量8%左右。


“这10年间,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在海外投资办矿方面乏善可陈。矿价低时担心办矿亏损迟迟不愿行动,矿价高时仓促决策投资办矿,代价高,见效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学术委副秘书长陈子琦表示。


钢铁大国增加海外权益铁矿比例,有利于从根本上抑制高涨的进口铁矿石价格。日本用20多年时间将拥有国外矿产权益铁矿石占进口总量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我国增加海外权益铁矿比例,同样需要战略谋划和长期坚持,不能搞短期行为。


中信澳矿项目苦尽甘来,提振了我国海外办矿的信心。这个由中信泰富投资在澳大利亚西澳州皮尔巴拉地区建设的特大型磁铁矿采选项目历经磨难,在中信集团的艰苦努力下实现了达产达效和扭亏为盈,已连续三年每年向国内运送含铁品位65%的铁精矿2000多万吨,预计2021年上半年将实现累计向国内供矿1亿吨。目前,中信澳矿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磁铁矿,也是我国海外权益铁矿中每年为国内供矿最多的项目。海外权益铁矿越多,平抑价格的砝码就越大。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铁、锰、铬等矿石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其中铁金属国内自给率达到45%以上,国内年产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打造1到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海外权益铁矿山,海外权益铁矿占进口矿比重超过20%。


业界注意到,《再生钢铁原料》推荐性国家标准和《关于规范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已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推动优质再生钢铁原料资源进口,有利于提高我国铁素资源保障能力。工信部日前还提出,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此举一旦落实,对进口铁矿石价格非理性上涨的抑制作用可想而知。


中钢网综合金融智库、钢铁大势、金十数据、超级领航者等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资讯中的陈述、数据和观点判断仅供参考,融配达钢铁电商平台对其完整性、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据此进行市场操作或投资判断须自担风险!融配达对此概不承担责任。